江上花开尽,南行见杪春。鸟声悲古木,云影入通津。
返景斜连草,回潮暗动蘋.谢公今在郡,应喜得诗人。
送友人游江东。唐代。李端。 江上花开尽,南行见杪春。鸟声悲古木,云影入通津。返景斜连草,回潮暗动蘋.谢公今在郡,应喜得诗人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 其一。宋代。朱松。 道人一计了平生,肯笑寒儒不糁羹。若识先生晚食肉,万钱何处著膻腥。
答客说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吾学空门非学仙,恐君此说是虚传。海山不是吾归处,归即应归兜率天。
次韵何茂恭重阳前二日见过。宋代。喻良能。 西风篱落兴悠然,秋影横江雁帖天。短发未成吹帽饮,高吟先赠把茱篇。黄花一笑小重九,青眼相看又四年。欲试烟波钓竿手,南湖同上月明船。
丹霞元旦。清代。成鹫。 天外三更来鹤神,老翁白发参差新。明知昨日有今日,同是一人非两人。海印乍生虚室白,谷风不动明窗尘。兴来策杖入云去,极目莽苍何处春。
解语花·见江岸草花淡红可爱而赋。清代。黄之隽。 沿洲杜若,蔽石江蓠,荒庙幽馨惹。细花开向无人处,几点自成风雅。嫣红淡赭。是暮雨、罗裙吹化。题赠他、真本离骚,尽付湘灵写。随意自开自谢。怅荪桡轻过,搴未盈把。断崖何处,胭脂买、空想倚舷临画。凄凉在野。谁伴汝、月宵烟夜。须异时、移缀渔庄,从楚江归也。